• 学校首页
  • English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哈工大(深圳)举办2021年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

【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 丁波皓/图)青年学者为何选择哈工大(深圳)?12月10日,哈工大(深圳)2021年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在线举行,论坛面向全球直播,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青年才俊相聚云端,共同感受哈工大(深圳)“放眼全球引才、不拘一格用才、搭建平台育才、用心用情留才”的真挚渴望,“细品”选择加入哈工大(深圳)的理由。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深圳)校长周玉,哈工大(深圳)特聘校长助理张民、校长助理魏军等参加论坛。哈工大(深圳)校长助理梁大鹏主持论坛。

哈工大(深圳)坚持开放包容的人才理念

周玉致欢迎辞并介绍哈工大(深圳)发展情况。他说,哈工大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发展特色与突出的学科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百年的贺信为学校新百年卓越之路指明了前行方向。哈工大(深圳)是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市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是国家优化教育区域布局、名校开展异地办学的成功范例,经过近20年的发展,育人成效显著、科研实力强劲、高端人才汇聚,将为青年学者成长成才提供优越条件。

“哈工大(深圳)汲取哈工大的深厚底蕴与深圳市的创新气质,形成了开放包容的人才理念。”周玉表示,哈工大(深圳)建立了引才育才的成熟机制,已形成院士为引领、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大师+团队”人才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高地,一批青年学者在这里快速成长、脱颖而出。未来,哈工大(深圳)将着力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为深圳“双区”建设、为哈工大新百年之路做出更大贡献。

周玉真诚地希望与会青年学者在论坛上围绕前瞻性、基础性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同时以参加论坛为契机,进一步了解哈工大、了解哈工大(深圳),未来与哈工大(深圳)一道勇敢追梦、奋斗圆梦,共同勇攀科学高峰、创造更大辉煌。

哈工大(深圳)求贤若渴,吸引人才“各显神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方滨兴院士、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任南琪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统一院士以视频形式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者,并抛出“橄榄枝”。三位院士表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接续奋斗,哈工大(深圳)渴求人才同时成就人才,真诚地欢迎青年才俊来到哈工大、来到深圳,在广阔平台上共谋科技创新的激情与梦想。

论坛上,张民介绍了哈工大(深圳)泛计算机学科发展情况,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钦宇介绍了电子信息、空天通信等领域发展情况。他们表示,哈工大(深圳)厚植哈工大科研优势与深圳市产业优势,已形成鲜明的学科发展特色,热忱欢迎“各路神仙”来校“各显神通”,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创造无限可能。

人力资源处处长计红军从师资队伍情况、特色人才项目申报、福利待遇等方面介绍了学校人才政策。他表示,哈工大(深圳)始终以宽阔视野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学校将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以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

在当天举行的13场分论坛上,哈工大(深圳)各学院、研究院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各学科、各研究方向的发展情况,为青年学者了解相对应研究领域的人才政策与科研情况提供了良好平台。

“年轻”“创新”“国际范”成哈工大(深圳)关键词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王旭教授是2021年《Nature》“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入围者,理学院陈怡沐教授今年入选了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他们,都是奋战在哈工大(深圳)教学科研一线的青年学者。他们在发言中分别介绍了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单晶金属卤化钙钛矿应用方面的科研情况,同时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哈工大(深圳)“创新”“国际化”等方面的鲜明特色。

“本次论坛是了解哈工大(深圳)很好的一个渠道。”不少青年学者表示被哈工大(深圳)“种草”。魏茨曼科学院凝聚态物理系博士刘易周表示,哈工大(深圳)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年轻高校,未来将积极关注、推介哈工大(深圳),同时期待着与哈工大(深圳)并肩前行,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审核 张惠屏)

1.jpg

论坛现场

2.jpg

周玉致辞

youdu图片20211212142208.png

方滨兴院士、任南琪院士、张统一院士视频寄语青年学者

3.jpg

梁大鹏主持论坛

4.jpg

张民做主旨分享

5.jpg

张钦宇做主旨分享

6.jpg

计红军介绍相关政策

7.jpg

王旭做主题报告

8.jpg

陈怡沐做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