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培单位简介
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成空间)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创新气膜衍生产品.高分子材料.新能源及储能等多产业链融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携手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等成立联合实验室,致力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充气膜行业发展。
公司聚焦“1+5”产业布局,业务涵盖工业及民用气膜产品.轻质柔性光伏及气体储能.野外保障及应急产品.户外露营产品.低空经济产品.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客户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主,产品已出口海外,目前,充气膜作为新业态产品已先后落地印尼.柬埔寨.俄罗斯.非洲等国家。
中成空间聚集了一批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科研人才,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并连续多年进行大量研发投入,并于2024年获批设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旨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科研实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获批企业需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符合深圳产业发展要求和布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注重科研投入,具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研发能力在业内具有较高水平,具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同时结合研发需求,能够提出理论创新.技术先进的博士后科研项目,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的研发人员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可以加强与国内顶尖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深度,增强公司科技创新实力。
合作导师简介
流动站导师:
岳程斐,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担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IFAC TC7.3执行委员及《宇航学报》《空天技术》青年编委。
专注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空间机器人系统、轨道不确定性传播算法及微小卫星规模化应用技术研究;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科研实践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粤深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实践二十六号”卫星研制;学术成果包括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含航空航天领域顶刊)、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提出AECSG轨道传播算法提升非线性轨道预测效率,研发多臂航天器地面模拟系统解决失重环境协同控制难题;技术方案应用于商业卫星轨道管控,极大降低运维成本。
创新实践基地导师:
卿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博士后,中成空间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导师,其研究专注于充气膜新技术研发、充气膜结构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膜结构专家,行业内TOP期刊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膜结构大变形过程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充气膜结构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空间网架网壳结构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项,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管桁架结构、索膜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横向项目20余项,空间结构软件STCAD、SMCAD的分析与设计功能持续研发项目2项。共发表十余篇SCI 行业顶刊论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多项奖项;研究成果已写入TCECS 1323-2023 充气膜结构技术规程。作为多个大型膜结构项目的专家,为业内各协会及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多项成果形成工业转化及工业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博士后岗位招聘相关
博士后(气动仿真模拟研究方向):
一、应聘条件
1.QS前200海外高校(一档)、985、211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二档)优先.专业为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流体力学等相关的全日制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具备技能:流体力学类、气动控制及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类软件。
3.具备针对研究方向开展独立研究、科研管理、实践应用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5.满足以下条件者优先:
(1)熟悉气动控制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开伞过程仿真模拟、伞载系统动力学、稳降过程动力学等;
(2)熟悉降落伞落点优化计算,具有降落伞实验设计经验者优先;
(3)了解流场分析、柔性材料气动与破坏性能的相关研究方法,具有风洞实验者优先;
(4)具备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编程习惯,有相应工业产品设计经验者优先。
二、岗位职责
1.负责降落伞产品研发的全过程,跟进降落伞产品及各部件的设计及选型;能够撰写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积极参与高水平团队学术交流、充分分析降落伞产品性能,确定降落伞设计参数并形成相关技术文件归档;组织并协助团队完成相关领域科研任务;
3.完成降落伞各工况设计载荷计算,分析各类载荷工况,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于降落伞的需求,并对降落伞相关材质熟悉了解。
4.结合市场需求,对降落伞市场进行相关行业分析,并形成相关分析报告;
5.配合降落伞外场实验相关技术支持工作
博士后(嵌入式无人机飞控研究方向):
一、应聘条件
1.QS前200海外高校(一档)、985、211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二档)优先、专业为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航空航天等相关的全日制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具备技能:
(1)熟悉ARM Cortex-M系列或DSP处理器架构,具备寄存器级调试经验;
(2)熟悉无人机飞控算法(如卡尔曼滤波、PID控制、路径规划);
(3)熟悉常见通信协议(MAVLink、CANopen、UART自定义协议等);
(4)具备硬件基础知识,能阅读原理图并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调试。
3.具备针对研究方向开展独立研究、科研管理、实践应用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5.满足以下条件者优先:
(1)有嵌入式开发经验及有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经验优先;
(2)熟悉PX4、ArduPilot等开源飞控框架者优先;
(3)具备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编程习惯,有相应工业产品设计经验者优先。
二、岗位职责
1.飞控算法开发与实现
(1)负责无人机飞控系统核心算法(姿态解算、PID控制、导航制导等)的嵌入式代码实现与优化;
(2)参与传感器数据融合(IMU、GPS、气压计等)的算法开发与调试;
2.嵌入式软件开发
(1)基于RTOS(如FreeRTOS、VxWorks)或裸机环境开发高可靠性飞控软件;
(2)编写底层驱动(SPI/I2C/UART/CAN等)及硬件抽象层(HAL)代码;
3.系统测试与验证
(1)完成飞控功能验证;
(2)配合进行无人机外场飞行测试,分析日志数据并优化系统性能;
4.技术文档编写
(1)撰写设计文档、接口协议、测试报告及故障分析报告;
(2)参与需求分析、代码评审及系统架构设计;
5.技术支持与迭代
(1)解决过程中飞控软件的稳定性问题;
(2)持续优化代码资源占用率、实时性和安全性;
三、岗位待遇
1.薪酬待遇:30万-50万/年(含深圳市政府在站补贴共计36万,特别优秀者薪资面议),按规定享受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
2. 市政府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6万元资助,用于留深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3.符合深圳市人才计划的可以申请相应的住房补贴(具体情况见深圳市相关政策文件)。
4.博后出站留深,具备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和相应的人才补贴。
5.协助在站期间申请以下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计划(A/B/C)
6.出站优先提供留任工作机会;
注:相关政策变动均以深圳市文件为准。
应聘流程:
1.应聘材料: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成果,如论文、专著、专利、成果证书或奖励等清单;联系方式等)以及能体现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相关资料;
2.联系方式:王女士(电话13941192660) 李女士(电话13760391773)微信同号;公司电话:0755-81788887
材料初审合格后,将尽快以邮件或电话方式与候选人沟通并通知后续事宜。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入!